菩薩利他行
大乘修學的階位,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所修之十種利他行。又作十行心。今天說明其中三個階位。第一種是歡喜行、第二種是饒益行、第三種是無瞋恨行。出家人要修忍辱心,「十行心」中提到:「修忍辱、離瞋怒、謙卑恭敬、不害自他、對怨能忍。」我們是修行人,不能發脾氣、不能有瞋恨心。出家人有瞋恨心,去到那都不會受他人所歡迎。一個出家人聽聞佛法、聽佛陀的教訓,還無法改變自己的習氣煩惱,這就是聞法沒有入心,所以,就無法改變自己的煩惱,這就不叫做修行的人。
不單單要忍辱、不要瞋恚、平時做人要謙卑、要恭敬別人,這是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。一個人不謙卑、不恭敬、自大傲慢,這個人際必然一定不好,一旦,遇到任何困難,人家也不會幫忙。所以,對人要有恭敬、要明白謙卑對治我慢。《在法華經》:佛陀特別稱讚「常不輕菩薩」,因為「常不輕菩薩」無論對在家或出家眾都不敢輕視他,他人有過都自己承擔,而且都對他們很恭敬,因為他看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,所以不敢輕視他人,因此他的精神受到佛陀的重視。
「常不輕菩薩」,這種精神是不容易建立的。現在的同學,師長罵他幾句,他就不開心而且會反抗。其實我們要尊重指導我們的人,你不重視、或輕慢老師,對我們是不好的。同時也表示自己聽佛法,而法乳沒有入心,所以脾點很大,一點都沒有改變。我看很多出家幾十年,那個脾氣比在家人還要沒有修為。出家幾十年,一點都沒有改變,那你出家做什麼?出家就是要了生死,脫離生死輪迴,而這種習氣還改不了還在造業,這那能解脫?這是不可能的。佛陀的教誡是要我們止惡行善,每一個念頭都要生起善念,不可以有任何的惡念。要特別的注意,出家人受戒一定要持戒清淨,遠離造業及煩惱。有很多的煩惱就是因為有業障,有業障才會覺得有痛苦,有善念就會造善業,有惡念就會造惡業,凡夫眾生應該要戒慎恐懼。希望同學要牢記忍辱、離瞋怒、謙卑恭敬、不害自他、對怨能忍同時戒慎恐懼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如何挑住持的人選
過新年、過新年大家要喜氣洋洋過新年!難得一年已經過去了,大家要檢討過去一年,有沒有精進辦道,有沒有努力修行,過去已經過去了。今年開始要好好立志用功、精進修行這樣人生才不會落空。
現在與大家談談如何挑住持的人選,挑住持有四種:
第一種是、有才有德。
第二種是、無才有德。
第三種是、有才無德,這就很難當住持。
第四種是、無才無德,這一定會將寺院弄的亂七八糟的,無才無德的人絕對不可當住持。
圓光寺第一代的開山祖師妙果老和尚:
妙果老和尚有才有德,所以於「圓光寺」開山以後,當了住持廣渡眾生、善於說法。因此,桃竹苗達字輩的人非常的多,各地都建寺廟繼續弘法,妙果老和尚他長的高大又莊嚴德行很好。像這樣的人才能住持寺廟,還可以發展寺廟種種的建設及弘法利生,所以這個人選不容易求到。
圓光寺第二代的住持能明老和尚:
能明老和尚,是苗栗縣公館人,小學沒有畢業一個大字也不認得,而他為什會當住持呢?因為能明老和尚在「圓光寺」出家以後,就苦行苦修每天拿著竹籃子到中壢去買菜。那個時候交通不便顛簸迂迴,完全要依靠兩腿徒步,經濟不好很多人沒有鞋子可以穿,所以都是赤腳。而圓光寺這一條路爛泥巴路非常難走,一走出山門兩腳就沾滿了泥巴,好不容易走到中壢市區街上,要先找到水溝洗腳才去買菜。老和尚風雨無阻,同時老老實實的不貪常住一分一亳,拿常住多少錢就買多少東西,多的錢就全部交出來,絕得不會私吞。
圓光寺兩旁的農家,看這位老和尚買菜買了三十多年依然如故,每天風雨無阻的去買菜,農家看到了非常的感動。民國六十三年往生的時候,我們設一個告別式,結果來的人都是農夫來上香,我就問他們:「為什麼沒有皈依三寶,平常也沒有來「圓光寺」拜佛?怎麼因緣會來上香呢?」農夫回答:「師父,我看到能明老和尚道德很好,吃苦耐勞、無怨無悔因此來上香。」而廣欽老和尚也不會說法,坐在椅子上但是他的威德力非常的強。有一次有人帶了很多大學的教授去見廣欽老和尚,要知道教授們都很驕傲,但是一見到廣欽老和尚通通都跪下來,這個叫威德力。威德力就是正量,達賴喇嘛說:「一個出家人沒有正量就沒有法力。」為什麼達賴喇嘛要與同學開示,達賴喇嘛認為顯教都是研究佛教的道理,而實踐的很少。所以告訴同學,一定要有正能量,正量就是法印,沒有正量不能解脫。所以,能明老和尚雖然他的才法不夠,可是他的德行而被選上住持。
圓光寺第三代的住持本明老和尚:
本明老和尚也是才德謙卑,但是選來當第三代住持的時候八十九歲年紀太大了,他本來要翻修大殿沒有體力,也沒有辨法領眾。找了中壢大戶人家,本明和尚也找了桃園分會理事長淳浩法師,本明和尚:「有沒有辨法推薦一位住持?」淳浩法師我在法雲寺就認識了。我與超定法師去參觀淳浩法師的宏善寺參觀,淳浩法師:「問你什麼時候回來?」我回答:「我六十三年回來。」就這樣,淳浩法師等就到苗栗法雲寺淳浩法師與本明法師說:「我保證如悟法師可以當住持。」三個月後又到法雲寺,第一次我不見他,因為我受懺公影響,一、不開大戒、二、蓋大廟、三、不受弟子。所以我不願開大戒、我不願蓋大廟、我不受弟子。這其實是弘一律師的三大願。
淳浩法師第一次見不到我就走了,沒有想到第二次又再來。我不想當住持,因為我的才德不夠。第二次又來又見不到我,第三次又來我就先問我的父親:「我可以去嗎?我去了「慈願寺」就沒有接班人?」我的父親年輕的時候,就親近妙果老和尚,妙果老和尚勸他出家,父親說:「妙果老和尚的恩我們不能不報,你還是答應他們吧!」就這樣第三次來的時候在客廳裡面,我說:「我還年輕又沒有才沒有德,怎麼可以當「圓光寺」大寺廟的的住持呢?」淳浩法師:「人不是生下來就是天才可以學習。」我弟弟是一個算命仙,也說我是一條大龍,不是一條蛇,就這樣淳浩法師等說動了,他們開心的回去了,淳浩法師回去後看了一個晉山的日子就是十月三十日。
當時的老眾對佛法一竅不通,所以人眾沒有向心力很難領眾。所以「路不行不到,事不為不成, 鐘不敲不響,人不勸不善,道不修不成,德不建不立」所以我們每天晚課以後,就開始講了一部世親菩薩的坐禪法,常住眾聽了津津有味,慢慢懂得佛法懂得修行,同時規定初一及十五一定要誦戒,什麼戒呢?就是《佛說遺教經》然後將經文解釋說明,人「鐘不敲不響,人不勸不善。」而後他們向心力都很強,這樣開始我就開始改建「圓光寺」,「圓光寺」當時像一個地方廟寮房不多,我晉山的時候要重建圓光寺,還要繼承妙果老和尚的培養人才,這二個大願我終於實踐了。當時有一些法師和居士說:「你那麼年輕敢把圓光寺拆掉?你有辨法重建嗎?」我說:「只要我意志堅定,我就可以完成。」六十三年到六十九年大殿終於落成了,後殿兩隔壁還有三樓、前面彌勒佛是淨心長老開光,廣場觀音菩薩銅像就是白聖長老來開光的,大殿華嚴三聖就是印順導師來開光的。
我將印順導師的開光偈,請本慧法師寫在大殿的左邊,白聖長老來開光偈寫在大殿的右邊。我的才德足夠是慢慢學習。我在這當了三十多年的住持也將大殿建好了,也買了很多土地,很多外省的法師看到我都舉起大拇指,我不敢驕傲。出家人就是要守份,清清白白留在人間,我生病了沒有辨法一定要退位。
很多長老都闗心圓光寺,中國佛教會圓宗法師非常關心:「你生病了寺院要交給誰?」我終於選上性尚法師,他雖然很資淺還要再學習,持戒精嚴持戒是我們出家人的德行。我的男眾徒弟裡面,很難找到才德相當的人,當初他也不願意,我告訴他:「我生病了寺院還是要有接班人,你可以慢慢的學習。」當了六、七年的住持後居士們還是很稱讚他,所以,叢林中選住持有四種,無才無德的人絕對不能當住持,要記住有才但是沒有德的人,也不能當住持。才比較弱但是德有可以當住持。常住男眾徒弟不服氣他當住持,要明白當住持是吃苦不討好的,本身福德不夠,要推動事物非常困難。我勸現場大眾師、學生一定要擁護他,安排什麼職務都要接受尊重他的職權。
一個寺廟沒有一個主人是不行的,「圓光寺」是北台灣最大的寺廟,希望大家要團結,讓「圓光寺」繼續發展下去,可以大轉法輪、廣渡眾生。以前我們出家的時候,師父就告訴我們要先公後私,現在的先私後公,所以整個寺院自私自利的,這樣寺院如何會興盛呢?佛陀為什麼叫兩足尊就是福德,一個修德一個修慧,兩個要俱足才能圓滿成佛。有的人出家不肯修福,不肯服務群眾你就沒有福報。一個人誦經禮佛這個只是修慧,沒有福慧具足很難成佛,所以佛教的兩足尊,最後祝福大家法體健康、幸福快樂、弘法利生、廣度眾生。